發布時間:2023-08-14 11:01:41??
日常中,食物中毒的情況時有發生,由于食材存放不當導致食物變質、不新鮮,或者在加工食材時不衛生而導致的食物中毒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。特別是夏秋之交,空氣濕度增大,易發生微生物污染而導致病從口入。所以,了解食物的正確處理方式,以及食物中毒后的急救措施很有必要。
什么是食物中毒?
食物中毒是指經口攝入的食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質,或將有毒物品當作食物食用后發生的一種急性、亞急性感染或中毒性綜合征。
哪些食物易引起中毒?
1.本身有毒的食物:如毒蘑菇。
2.加工不當:未煮熟的四季豆、沒經過處理的木薯,發芽馬鈴薯也會引起中毒。
3.食用不當:變質的肉類、蛋類、奶產品以及涼拌菜、剩菜剩飯等,這些變質的食物易滋生沙門氏菌、變形桿菌、痢疾桿菌、葡萄球菌等。
4.誤食:農藥、鼠藥,易被孩子誤食,導致中毒。
食物中毒典型癥狀有那些?
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,臨床表現也不同,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:發病較急,潛伏期短,無傳染性,其癥狀以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為主,往往伴有發燒、吐瀉嚴重的還會發生脫水、酸中毒,甚至休克、昏迷等癥狀,嚴重的危及生命。
中毒后急救注意事項
如患者出現食物中毒惡心但吐不出來的表現,腹痛卻也排不出去時,應使用催吐和導瀉的方法,具體措施如下:
1.催吐。催吐是食物中毒最主要的緊急處理辦法。如吃下去的食物在1~2小時內,毒物還停留在胃內,可用催吐的方法把毒物吐出,減少毒素吸收,常見的催吐方法有:
(1)用手指、筷子等壓舌刺激舌根部。
(2)快速飲用冷鹽水、姜汁兌水等催吐。
(3)如食物過硬不易吐出,可先飲溫清水或鹽水稀釋后再進行催吐,也可達到稀釋毒液濃度的作用。
(4)如吃了變質的葷食,可用十滴水催吐,如進食變質的魚、蝦、蟹等海鮮類的食物,可用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釋后服下,起到催吐作用。
注意:不主張對昏迷者和嬰兒催吐。對年齡稍大的孩子在清醒的情況下可進行催吐,催吐時保持前傾位,防止誤吸、造成窒息。
2.導瀉。如吃下去的食物超過2~3小時,狀態較好者,可導瀉將毒素排出體外。大量飲用溫開水以稀釋毒素。但注意,導瀉用于體質好的年輕人。小孩和老人慎用,以免引起脫水或電解質紊亂。
3.已經中毒較重者應盡快到醫院就診。
食物中毒并不少見,一定不能買過期食物,生、熟食物分開處理,注意洗手,接觸生魚、生肉和生禽后須再次洗手。如進餐后如出現嘔吐、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,要立即自行救治,并及時送醫就診。
供稿:馬悠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