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01-19 08:27:04??
在河南省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,明確提出了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,高質量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目標。 作為河南縣域醫共體建設的“排頭兵”,在兩會期間,鞏義市總醫院黨委副書記、院長郜炎輝不僅接受了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的采訪,闡述了醫共體建設的舉措與成效;還受邀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百姓健康頻道舉辦的“健康中國傳播大會院長論壇——第一屆千縣工程與縣域緊密型醫共體院長(書記)論壇”,與相關協會領導、專家及全國近20家先進縣醫院的院長、書記共同探討分享縣域醫療發展的新路徑。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百姓健康頻道論壇 在醫共體建設的道路上,鞏義市總醫院不僅注重醫療能力的提升,還高度重視健康科普工作。 在“健康中國傳播大會院長論壇”上,鞏義市總醫院黨委副書記、院長郜炎輝分享了鞏義市總醫院在搭建健康促進體系、開展健康科普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。多年來,醫院廣泛開展健康科普活動,借助院內廣播電視、新媒體等多元渠道傳播健康知識,通過有獎問答等趣味活動提升群眾參與度,使居民健康素養與科普知曉率顯著提高,慢病達標率明顯改善。 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采訪 鞏義市總醫院黨委副書記、院長郜炎輝在采訪中介紹,醫院通過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,不斷強化醫共體建設。醫院成立了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個醫療巡回隊,每周定期到基層查房,解決老百姓的健康問題。同時,選派中級以上職稱的專家到基層衛生院坐診、查房和帶教,期限為3到6個月,實行駐扎式幫扶,切實提升了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。 為了滿足不同區域老百姓的多樣化需求,鞏義市總醫院還根據不同鄉鎮衛生院的特點,實施錯位發展戰略。針對南部山區涉村鎮衛生院的中醫優勢,加大中醫藥資源的傾斜和投入;對于人口眾多且工礦企業聚集的回郭鎮,著重打造創傷救治能力;而地處黃河、洛河交界處的河洛鎮衛生院,則重點發展了醫養結合和康復專業。此外,還成立了巡回手術團隊,根據患者的需求到鄉鎮衛生院開展手術。 郜炎輝院長表示,這些舉措既減輕了患者的負擔,落實了國家的分級治療政策,也節約了醫保資金。在2025年的計劃中,鞏義市總醫院還將進一步提高醫共體的建設水平,不斷提升基層醫院的診療能力,讓老百姓的健康生活更有保障。
鞏義市總醫院如何做到 讓醫療服務更加滿足群眾的健康需求? 跟著小編一探究竟吧! 鞏義市位于中原腹地,是河南省會鄭州下轄的縣級市,也是河洛文明的搖籃,詩圣杜甫的故鄉,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,人口85萬,連續20多年是全國百強縣,蟬聯全國文明城市,連續四屆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。 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將醫共體建設納入省委改革辦重點任務,建立省級抓統籌、市級抓推進、縣級抓落地的工作機制,要求各地將此項工作作為“書記項目”“民生實事”來推進。 縣域醫改是全面深化醫改的基礎,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,實現“大病不出縣、小病就近看、未病共同防、群眾更健康”是縣域醫改的最終目標。2019年12月4日,鞏義市組建了由市人民醫院牽頭、市公立中醫院、婦幼保健院、所有的鄉鎮衛生院(社區衛生服務中心)和村衛生室為成員單位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——鞏義市總醫院。 ▲鞏義市總醫院揭牌成立 總醫院圍繞人民群眾多層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,整合縣域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資源,構建了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體系。 健康促進體系:培養了縣、鄉、村科普專家700多名,每年開展健康科普進機關、進學校、進社區、進鄉村巡講等活動1000多場。建立院內電視臺、廣播電臺,錄制健康科普音視頻1000余個,在成員單位循環播放。連續14年舉辦鞏義市健康文化周,通過小品、相聲、快板、文藝表演、河洛大鼓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傳播健康科普知識,受益群眾累計達百萬余人次。 開展“雙積分“,為觀看健康科普、參與問答的群眾積分發獎,為開展健康科普的醫護積分用于職級晉升,有效的調動了各方參與健康促進的積極性。 慢病管理體系:組建由市級慢病專家參與的縣鄉村三級家醫團隊,對“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腦卒中、慢阻肺”等23種慢病進行動態管理,實施預防、篩查、管理、診斷、治療、康復全流程管理。目前共管理慢病患者22.2萬余名,慢性病住院率與過早死亡率逐步下降。 ▲血糖監測平臺 婦幼保健體系:由婦幼保健院牽頭,構建了縣鄉村三級婦幼保健體系,并成立了家庭化產房、月子中心、托育中心,為全市育齡女性提供備孕、孕期、產后無縫隙健康管理,為嬰幼兒成長提供體格檢查、疾病篩查、營養干預等服務。 ▲家庭化產房 ▲月子中心 ▲托育中心 中醫藥體系:由公立中醫院牽頭,整合總醫院優質中醫資源,形成“縣有國醫堂、鎮有中醫館、村有中醫室”的格局。依托公立中醫院建立總醫院智慧共享中藥房,在鄉鎮衛生院設立4個分中心,為成員單位統一提供中藥飲片代煎和配送服務。運行1年多來,累計流轉處方23353張,107765劑,實現了中藥飲片統一藥品質量、統一處方審核、統一調配、統一煎煮、統一配送。 與醫共體成員單位簽訂共享中藥房(煎藥中心) 中藥飲片委托調配、代煎協議 鞏義市總醫院智慧共享中藥房 急救體系:在鞏義市東西南北啟用4個衛生院急救站,與市人民醫院、市公立中醫院和市級急救站聯動,形成城區15分鐘、鄉鎮30分鐘急救圈。依托5G技術一鍵啟動,實現“上車即住院”。四年來,累計在基層救治急危重癥患者8000余人次。急救站成立之初,一名15歲初中學生服農藥后到回郭鎮衛生院,情況緊急,立即給予洗胃、解毒藥應用等搶救措施,病情穩定后,轉入市醫院急診科進一步救治成功。若在建立急救站前,發生類似情況到人民醫院搶救,僅路上就需要1個小時,人還沒到醫院就可能喪失搶救機會了。 ▲5G技術一鍵啟動,實現“上車即住院” 醫養結合體系:依托中醫院、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分別設立醫養管理中心、醫養康復中心、安寧療護中心、日間照料中心,以“醫養零距離、長者舒心、子女放心”為目標,形成公建公營、模式清晰、服務高端、價格普惠、醫養康護智一體的醫養結合體系,為慢性病、多發病、長期臥床老人以及術后、創傷、腫瘤、臨終患者提供全程優質醫療照護服務。 ▲醫養結合中心 延續醫療護理家庭病床體系:圍繞年老體弱、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群眾的就醫問題,市人民醫院牽頭建立延續醫療護理管理中心,培養了縣鄉村醫護人員600多名,統一調度,就近安排成員單位醫護人員上門為患者提供了更換胃管、尿管、新生兒黃疸測定等79項服務項目,三年來,已累計開展醫護上門服務20000多例次。 ▲延續醫療護理服務和家庭病床服務受到患者好評 去年春季,長期臥床的83歲王奶奶發生褥瘡,延續護理中心接到電話后,就近安排了杜甫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上門查房、治療護理,王奶奶康復后,長期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女兒特意通過掃描院長二維碼表示感謝;我們在大城市都沒有享受過醫護到家服務,鞏義市人民醫院做到了,這項服務一定要長久堅持下去,因為老百姓太需要了”。 ▲家庭病床綜合管理中心平臺 2023年9月起,成立了“家庭病床管理中心”,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衛生院開展家庭病床服務,患者網上申請 ,總醫院審核,安排建床機構醫護人員上門評估、建床,累計辦理家庭病床住院218人次。 總醫院“上連天線、下接地氣”,向上與北京301、協和醫院、河南省人民醫院等高水平的三甲醫院建立對口支援,邀請知名專家定期來院坐診、查房、會診、手術,所有的專家費由醫院支付;對鄉鎮衛生院實行一院一特色的對口幫扶,打造了芝田衛生院的精神專科、回郭鎮衛生院的創傷外科、河洛衛生院的康復科等7個特色專科,通過下派業務院長、駐扎式幫扶、開展巡回醫療、遠程培訓,提升基層業務能力。 ▲遠程會診 總醫院搭建了全民健康信息平臺,橫向打通醫療、醫保、公衛系統,縱向打通縣、鄉、村三級醫療機構,實現醫共體內“通卡就醫”,就診信息互聯互通,檢查檢驗結果互認。鞏義市人民醫院免費為衛生院、村衛生室鋪設340多臺遠程心電設備,每年為基層診斷心電圖達8萬多例,其中發現急危重癥病人230多例。 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 近期,家住石灰務村的李先生感覺心臟不舒服,到村衛生室看病,村醫為他做了心電圖,市醫院心電專家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,立刻就近安排站街衛生院救護車接診,在車上就和患者及家屬談急診介入,繞行急診科直接送到導管室成功實施介入手術,從發病到患者轉危為安僅用了40分鐘。 開通了互聯網醫院,建成了遠程血壓、遠程影像、遠程胎心等十二大醫療服務中心,實現“基層檢查+縣級診斷”,共有100多萬人次在家門口得到縣級專家的診療服務,為群眾節省醫藥費1億多元。 遠程影像中心 遠程心電中心 遠程胎心中心 遠程超聲 為解決百姓在看病就醫過程中的急愁難盼問題,鞏義市總醫院全面推行“會診轉診一站式服務、院內智能導航、門診醫技檢查24小時內完成、醫保電子憑證全場景應用、診間支付、病區結算、病案復印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”等“便民就醫少跑腿”七項舉措,以及“一次掛號管三天、飯菜隨時有、共享中藥房、延續護理到家、家庭病床、院長微信立刻辦”等創新舉措,患者院內停留時間縮短1小時以上,支付時間縮短至2分鐘以內,滿意度達到95%以上。真正實現了“信息多跑路,患者少跑腿,看病不求人,就診更舒心”的新常態。 門診醫技檢查24小時內完成 診間支付 病區結算 病案復印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
鞏義市總醫院在醫共體建設方面的積極探索和顯著成效,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,牽頭醫院和基層醫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讓百姓享受到了更加優質、便捷的醫療服務。未來,鞏義市總醫院將繼續深化醫共體建設,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,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。